游客体验竹编制作技艺。(徐一丹 摄)
游客杜福媛一家到普洱游玩,在定波湖观看了大型沉浸式水舞秀《马帮情歌》,还体验了竹编小船制作,她说:“能够在逛景区的时候体验竹编制作技艺,感觉很有意思。”
近年来,普洱市开发了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节庆、民族餐饮、非遗文创和民族特色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并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据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李玉霞介绍,当前,普洱已精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观赏性的非遗项目,通过设立非遗展示区、举办非遗技艺表演、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等形式,把非遗送到游客身边。
截至今年5月,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桑洛小镇4A级景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茶马驿站等场所,已举办了20余场非遗活动,参与人数约20万人。
“非遗+文创”点燃消费新引擎
以茶会友、织锦表心、刺绣达意、咖啡传情、雅乐清心……非遗与普洱生活融合在一起,点燃消费新引擎。在每个周末的“遇见普洱文创雅集”,游客不仅能够观看、参与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还能够欣赏、购买织锦茶席、傣锦茶具收纳包等精美的文创产品。
李宪兰在“遇见普洱文创雅集”上推荐佤族织锦文创产品。(李宪兰供图)
李宪兰是佤族织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把佤族织锦做成饰品、挎包、镜子等文创产品,并参加“遇见普洱文创雅集”,希望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今年五月,李宪兰又带着佤族织锦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内地影视明星、模特、服装设计师马艳丽非常喜爱佤族织锦,并通过视频号直播,将佤族小熊围巾、佤族手镯等佤族织锦文创产品推荐给广大网友们。
近年来,普洱市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创新文创产品,鼓励非遗传承人、老字号、非遗工坊潜心研究,在做好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拓宽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与高校、企业展开合作,在文创产品的打造上进行新的尝试,让非遗焕发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