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今夏,进口榴莲供给增多、价格走低,受到消费者欢迎。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主动扩大进口,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今年1—8月,经磨憨口岸进口的泰国榴莲累计达24.5万吨。
一条铁路,架起物流快通道。满载东南亚水果的国际货物列车一路向北,在磨憨铁路口岸经海关查验后,直抵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物流时间由公路运输的10多天缩短至3天内。
改革创新,通关跑出加速度。针对进口热带水果保鲜期短的特点,昆明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两步申报”、汇总征税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同时配置智能监管查验设备,实现严密监管和高效通关。
“现在搭乘‘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通关时间缩减了80%,成本节约了近30%。”云南磨憨东新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王小伍十分感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扩大自主开放,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
主动扩大进口。连续6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持续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目前已经降至7.3%,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放宽市场准入。日前,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炉。与2021年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我国进口整体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由2012年的11.49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7.99万亿元。”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中国市场机遇惠及全球,2023年,我国进口来源地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较2012年成倍增长。
“我们将确保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管理,切实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让更多跨国公司分享投资中国机遇,安心在中国长期经营发展。”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展外贸新模式——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磨憨边民互市场内,一辆辆满载香蕉、西瓜、毛豆等商品的货车,有序进场离场。在旁边的综合服务大厅,57岁的边民那永萍正在智能自助申报机上对进口货物进行报关。
“现在,在互市场做生意,可享受国家给边民的免税政策,货品丰富,收入增加了。”那永萍说。
因地制宜探索高水平开放新路径,磨憨充分发挥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成立边民合作社,探索“互联网+边民互市”监管模式,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今年1—8月,磨憨口岸边民互市贸易总量达121.8万吨,贸易额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2%、34.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试验田”枝繁叶茂。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约20%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
“朋友圈”越做越大。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新征程上,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