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间野菌飘香,生产车间菌味浓郁,文旅游“菌”牌吸睛……金秋,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放眼都是“菌”风景,村村都有“菌”特色,处处可尝“菌”美食,小小野生菌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富民强县的致富产业,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2023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218万吨,交易额15.513亿元,实现野生菌产业综合产值61.7亿元;2024年野生菌出菇上市交易至8月底,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09万吨、交易额14.36亿元。下一步南华县将加速推进野生菌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南华菌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绿水青山 赋能一产“菌”根基
南华县林地面积广阔,森林类型多样,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孕育出丰富的野生菌资源据可查资料,南华县是全国野生菌种类最多的县市拥有野生菌1021种,其中:可食用菌354种、毒菌91种、药用菌81种、495种食药不明,资源年蕴藏储量1.5万多吨。
每年雨季,都是南华人最忙碌的季节,进山捡菌、收菌、卖菌、吃菌……与菌有关的活动能从春末的第一茬香蕈持续到初冬的松露。南华县马街镇锈水塘村村民杨成相便是众多忙碌的“菌”农之一。“南华的绿水青山孕育了我们的金山银山,小小野生菌让我们菌农每年都有了持续的收入。”杨成相是村里最先开始收菌子的那批人,除了自己进山捡菌,他还收购村民的菌子带到镇上收购点集中售卖。在南华山区各乡镇,家家户户都是菌农,村村寨寨都有菌销商,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遍布广大山林的产供销一体的野生菌交易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绿水青山,养护好金山银山,南华县制定出台了《南华县松茸等食用菌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高标准建成以松茸、牛肝菌、块菌、大红菇等菌类为主的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16个8040亩,深入落实封山育林育菌“七不准”(即不准毁林开垦、不准挖土采石、不准砍树割草、不准放牧、不准使用农药化肥、不准偷采盗采、不准采集童菌及过熟菌)措施和村规民约,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开标底、竞价承包”方式进行菌山管理与开发,每年南华县约有12万人次参与野生菌生产经营,野生菌主产区农户人均野生菌收入超过4500元。
营商破壁 做大二产“菌”体量
今年8月8日,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开市。该中心总面积2.6万平方米,集合交易、科普、电商、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设置商铺137间、摊位200个、商业街区约0.5万平方米,开市首日就突破了10万人次。交易中心内还建成一个野生菌科普展馆,馆内陈设有600余份南华县境内采集制作的野生菌标本,是全省野生菌标本最多的科普展馆,集中展示了南华县野生菌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中心新建成了南华县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野生菌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为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的金字招牌,多年来,南华县持续实施了菌产业发展攻坚行动,培育形成了咪依噜天然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泰源商贸有限公司等具有规模的野生菌加工企业14户,其中4户被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发展野生菌专业合作社21个。在云南·南华野生菌加工产业园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1座,开通南华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邮航直达专线,新鲜野生菌13小时可达上海、12小时可达深圳,南华野生菌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弥补野生菌季节性较强的“空窗期”,南华县还引进上海雪榕、江苏品品鲜等龙头企业发展以羊肚菌、大球盖菇、香菇等人工食用菌种植7213亩,食用菌产业发展得到有效拓展。
产业融合 做优三产“菌”效能
“野生菌”是南华的特色也是南华的底气,近年来,南华县深耕菌文化,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野生菌+文旅”产业。持续举办了21届的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特别是今年,南华县以社会化办节模式创新举办野生菌美食文化节,节日期间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接待游客46.71万人次、超去年同期10倍,旅游总消费突破1亿元、超去年同期3倍。
为积极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南华县先后培育打造了德茂菌宝庄园、雨露蘑菇小屋、五街镇菌王山、百菌园等以“菌”元素为主的农文旅基地,让前来南华的游客可以实地体验野生菌采摘、售卖、烹饪、品尝等项目。今年,南华县制定了《南华县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政策措施》,兑现35.5万元奖补资金更激发了文旅企业发展活力,风华雨露景区和德茂庄园景区成功创建为全国3A级旅游景区。目前,南华县已拥有野生菌餐饮企业311户,通过不断创新野生菌美食,开展野生菌美食大赛,举办野生菌美食“长街宴”,切实加强对野生菌餐饮企业的安全监管,近20年来从未发生野生菌餐馆食物中毒事例。
据统计,2023年,南华县共接待游客334.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63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06.93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6.96亿元。今年上半年,南华县共接待游客167.86万人次,同比增长6.25%;实现旅游总花费16.67亿元,同比增长11.3%。
(云南网记者 吕瑾 通讯员 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