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考古’学术交流会·2024师宗——以西南夷考古为中心”在曲靖市师宗县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和高校近50名考古、文博、文保、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师宗,围绕考古学视野下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师宗大园子墓地及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秦汉至明清时期其他相关考古发现和研究等主题进行深入学术交流。
会议期间举行了《师宗大园子墓地》一书首发式,考察师宗大园子墓地及发掘出土的文物。
据悉,师宗大园子墓地是一个“积土成堆”的古代墓葬遗存,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最高处距生土近5米。2015年和2016年,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师宗县文物管理所开展合作,对师宗大园子墓地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铜器、玉石器、陶器以及一些特殊材料制品600余件(组)。发掘表明,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师宗地区就有古国或古部族分布于此,因此此次发掘可将师宗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约1000年。从墓葬文化特征看,具有鲜明的战国秦汉时期的西南夷土著青铜文化风格,推测为《汉书?西南夷传》等古籍中记载的漏卧古国遗存。作为近年来西南夷考古的一个新成果,师宗大园子墓地的发掘填补了西南夷考古的一个重要地域空白,对完善和研究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夷文化的谱系、探索当时滇东高原以及滇黔桂三省区交会地带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族群构成和分布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关西南夷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对认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揭示我国西南地区古代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考察中国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和对外交流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师宗县顺应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热潮,科学规划,以漏卧古国及师宗大园子墓地青铜文化为核心,将文物保护与农业、旅游相结合,对师宗大园子墓地考古成果进行科学活化利用,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师宗历史文化,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