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藩在药房调配中药 供图
8月16日晚,李伯藩从北京载誉归来。
2014年,李伯藩曾到北京接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时隔10年,他再次来到北京,接受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的2024年“最美医生”荣誉。从65岁退休至今的近20年里,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医师李伯藩一直坚持为患者义诊服务,不收取诊疗费。
谈及获得荣誉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打算,李伯藩言辞简洁:“我现在除了因为腰椎、颈椎退行性改变不能久站和行走不便以外,脑子还很清楚,坐诊看病没有问题。”
以赤诚之心践行医道,以仁心仁术服务人民健康,这位来自云岭大地、沾满泥土香气的无双医士初心如磐。
不忘初心坚持义诊
2023年3月,身为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的李伯藩接受该院邀请到医院坐诊,仍然不收取挂号费、诊疗费。考虑到李伯藩的身体状况,医院安排他周一、周二休息,周三至周日坐诊,坐诊期间可以自由安排离岗休息,他却坚持每天上午9时至12时坐诊、下午2时至6时坐诊,从不轻易迟到早退。李伯藩说:“来找我看病的患者来自天南海北,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四川、贵州来的都有,我如果不把时间坐满,对不起远道而来的患者。”
“我们家在宾川行医已经有100多年。从祖父、父亲开始,每年大年三十、初一患者上门求诊不收钱,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不收钱,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李伯藩说,“入党以后,党教育我要为人民服务,更加坚定了我将祖辈传下来的医德、责任和使命传承下去的决心。只要有机会、有精力,我都要尽量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18岁跟着父亲到公社卫生所当学徒开始,李伯藩的行医生涯已近70年。在宾川,凡是学中医的人,都来给他当过徒弟。他们当中,与李伯藩正式签过合同的有50多人,其中一些人已另立门户,在李伯藩的影响下,他们将义诊的做法传承下来,惠及远近无数患者。
李伯藩到宾川县中医医院坐诊以来,每天都有7个学徒跟在他身边学习,他一边看诊,一边给学徒们剖析病情,花费时间和精力细细讲解。“CT等医学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诊断固定病灶提供了便利。我们结合中医的诊疗方法辨证施治,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李伯藩说。
慈心妙手传承医术
李伯藩的学徒赵素婕今年23岁,她13岁时患上了目前医学界尚不能治愈的神经内分泌瘤,多年来一直接受李伯藩的治疗。高中毕业后,她开始跟随李伯藩学习中医,今年还通过自学考试考上了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李伯藩学徒中自强不息的典范。
李伯藩最高兴的事,一是看到病人康复,二是看到徒弟学有所成、能够独立看诊。他在吃穿用度上一向简朴,徒弟桂佳佳说:“他常常一双鞋子一直穿、一件大衣穿一个冬天,却会给病人悄悄塞钱。”有人给李伯藩算过一笔账:以他的医术与救助过的病人数量,足够赚到上亿元的收入,可李伯藩却认为,国家给的退休金已经足够他生活。他的家中有一整面墙的书籍,每天看诊之余,他反复研究病人的病历单,拿着放大镜阅读文献,博闻强识的他将病例和许多论文内容都熟记于心。
李伯藩平均每天线下需要接诊50个病人、线上回复150个病人,为了节约时间,他在坐诊期间尽量少喝水,每天下班时累得直不起腰。长期久坐导致他的臀部长了血管瘤,穿的几条裤子全被血浸透过,家人给他清洗裤子时经常泡出一盆血水。遇到病人多的时候,他很晚才吃饭,胃病严重时,他就随手拿个东西抵住胃部来缓解疼痛,家人和徒弟们不得不经常“强制”他休息。
这些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义诊室的工作中,包括李伯藩的妻子、儿子和儿媳、徒弟及其家属等,有的担负起接送和照顾李伯藩的任务,有的利用工作之余到义诊室边学习边帮忙。他们做这些工作分文不取,都是受到李伯藩的影响,希望发挥义诊工作的价值,共同撑起这间一年365天不停诊的义诊室。近4年来,义诊室线上线下服务患者67万人次,诊单装满了一个又一个柜子,在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眼里,迈进义诊室就找到了减缓病痛的希望。在位于宾川县中医医院的“李伯藩先进事迹现场教学点”陈列馆内,存放着一摞摞的感谢信,这些是李伯藩近20年义诊时光最好的见证。
“我的听力还行,戴上老花镜就能开处方。趁着还有精神,我要把行医的经验和徒弟们一起整理出来,形成系统的中医学资料。这么多年来,临床中遇到的特殊病例,我都有收集。”早在2019年,李伯藩主编的第一本中医药专著《李伯藩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经验集(一)》就已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收集了60多个疑难病症及对症治疗的中医药方。这两年,第二本、第三本经验集的整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李伯藩说,有生之年他将倾其所能,将毕生的行医经验以“病症+药方”的方式整理出来,形成系列的中医药典籍,供更多的中医药工作者借鉴学习,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助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段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