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财经 纪检人事 投资发展 全区 科教 文旅 文艺 社会法治 乡村振兴 更多

昭通豆沙关五尺道景区: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故事

民族时报 2024-09-20 14:01:59 作者:冯琴

豆沙古镇

昭通市举办赛装文化节

石门关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文物碑

学习非遗文化

游客体验民俗活动

万寿菊丰收 月琴表演 欢乐起舞 五道并行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豆沙关五尺道景区背后的故事,正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页。它印证着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豆沙关五尺道景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昭通盐津县的大地上。景区中的遗迹和文物,犹如一本本沉默的史书,诉说着远古民族融合的故事。古老的石刻上,铭记着各民族的交通融汇和场景;那些斑驳的碑记,记录着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而散落在各处的古建筑,则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这里,各民族共创共享的古迹遗迹之观音阁、僰人悬棺、五尺道、石门关、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豆沙镇,讲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程。

五尺道遗迹

民族交融的历史画卷

诸葛亮率部南下、清朝鄂尔泰率兵西南、蔡锷率军北上护国、卢汉率军北上抗日以及中国远征军赴滇西缅北抗战……五尺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见证了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程。

豆沙关的五尺道遗迹全长约350米,宽约1.7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秦开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记最多的古驿道遗迹,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

沿着峭壁边沿直直向上的石板路,一个又一个马蹄印震撼着来往的各族群众。慢慢走着、数着,蹄印深深,犹如一条穿越时光的纽带,默默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

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曾经修筑都江堰的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积薪烧岩的方式,修筑了从僰道县(今四川省宜宾县)经石门关,到千顷池(昭通)的第一条内地入滇通道——僰道。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遣将军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路又修到了建宁(今曲靖),因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到“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即秦统一中国后,为开发和建设西南地区,派出将军常頞修筑全长约两千多公里的五尺道,并在沿途的附属国设置了一些官吏。秦五尺道同长城、秦直道、灵渠、十二铜人、秦始皇陵、郑国渠等被列为秦王朝的七大工程,对中原王朝开发及管控古代西南夷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了当时从咸阳起经四川再到云南腹地的联系,为秦王朝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西汉时期,汉武帝面对当时的边疆问题,派遣将军唐蒙修筑南夷道。南夷道的工程十分艰巨,历时多年才修成。

这条古道自宜宾起,走高县、筠连到达盐津,经过豆沙关,再南下昭通、昆明,又西行经大理、保山,出境进入到缅甸,到达印度,从印度翻山抵达中亚地区,最后延及地中海地区,因此又被称为蜀身毒道。马帮商队将四川出产的蜀布、竹编、丝绸、邛竹杖、漆器等物品源源不断经过这条古道运送出去,交换回金子、海贝、宝石、琥珀、琉璃制品,还有精神层面的宗教、哲学……这条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秘密古道,实质上成为那时中国与外部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

现代诗人吉狄马加(彝族)写道:“只有在这里,石头能看见时间的深度,并且能够听见永远无法听见的永恒的回声。”那243个由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匹马留下的马蹄迹清晰可辨,有39个深度可达十几厘米!它们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静静地向世人昭示着曾经的商贾云集,展示着一代代马帮的聚散消长,展示着古道上历经的风霜雨雪。

山间铃响马帮来,生动呈现了千年马蹄印、千年马铃声、千年边贸事、千年生意经。驮着盐巴、茶叶、药材的马帮,络绎不绝地运往内地。马帮回来时,又把中原精美的物产、用品、技术带回云南。到了清代,万里云铜押京城,朱提银锞入万家……在贸易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信任和友谊。

长久以来的商贾云集,使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也随着人们的脚步在五尺道上传播出去,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当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海域,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的交通和交流。到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也说明巴蜀到印度再到中亚早就通过五尺道在文化上交往交流。

站在豆沙关五尺道上,仿佛还能听到那遥远的马帮铃声,看到各族群众在这里欢声笑语、和谐共处的画面。这条古老的道路,不仅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融合的见证,更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象征。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祖国大一统的重要见证

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高约44厘米,宽约36厘米,全文8行共122字,除“袁滋题”三字为篆书外,其余均为楷书。全文如下:

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

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仿佛一扇通往历史的神秘之门,缓缓开启,展现出一幅民族融合的壮丽画卷。

唐王朝建立后,在云南地区设立都督府,统管云南事务。为了稳定边疆局势,唐朝中央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政策,迅速巩固了对云南的统治。

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以今大理巍山为中心的南诏地方势力逐渐壮大,曾派遣使者到都城长安朝见唐高宗,表示诚心归顺中央,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当时的南诏首领细奴逻为刺史。

由于南诏忠心耿耿,奉唐朝为正朔,其在地方的统治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此后,南诏兼并了洱海地区其他部落,迁都太和城(位于今大理市),成为滇西诸部落之首。随后,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进一步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在唐玄宗主政的天宝年间,奸臣杨国忠把持朝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时变得十分紧张,爆发了两次天宝战争。二十多年后,南诏王变成了异牟寻,异牟寻基于形势考虑,开始与唐朝展开接触。此时的唐朝中央政府也希望修复与南诏的关系,决定派出一支高级别使团出使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礼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主动请缨前往南诏。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元月,唐朝中央政府派使者袁滋前往南诏,代表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这次册封象征着双方重修旧好,无论对于唐朝中央政府,还是南诏地方政权都具有非凡意义。

袁滋一行于贞元十年元月由长安出发,九月由川沿着秦开五尺道进入云南,九月二十日,于豆沙关刊石纪事。

当袁滋一行进入云南境内后,受到了南诏最高规格的迎接。第二天,羊苴咩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袁滋当众宣读了敕书、册文,并将中央政府所准备的金印和历日颁授给了异牟寻,圆满完成了册封任务。在随后举行的宴会上,异牟寻对袁滋表示,“皇帝重新赐给我爵位,我们子子孙孙将永为唐臣,为大唐守卫西南边疆”,唐朝中央政府再次正式确立了对南诏的统治关系。

石刻,不仅记录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还讲述了各民族交汇融合的故事,是对祖国大一统的深刻诠释。这里的石刻,如同岁月的书签,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具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等重大价值,与大理“南诏德化碑”犹如“姊妹篇”,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2024年3月,入册国家民委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千百年来,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一直默默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马队,既见证着内地与边疆的不断融合,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见证着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进程中所涌现出的一座伟大精神丰碑,光彩熠熠。

石门关

交通变迁的活化石

蓄积移山之力的大关河流经此地,将壁立千仞的石岩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石门。石门关处于大石门五尺道咽喉位置,又名豆沙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中国古代由川入滇的第一道险关,人称“滇南第一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关为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是一座依托五尺道雄奇险峻的自然地势,用大石条砌成的军事性城堡。石门关通高15米,宽约5米,古时有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和边疆就此隔绝。

在干戈扰攘征战频繁的岁月里,石门关巍然屹立于咽喉要地,一次一次地发挥它独特的关隘作用。由于唐朝天宝年间战争爆发,石门关就此关闭40多年。直到袁滋受命赴南诏册封异牟寻,石门关重启,也重新打开了一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

石门关屹立在险峻如削的山崖边,迎面是高耸云天的绝壁,底下是一眼望不到底、只能听到滔滔关河湍流的深谷。

石门关下的关河,蜿蜒流淌在石门关南边。关河水道,承载过一个帝国的荣光。清朝乾隆时,关河航道在此扬帆启程:云南东川的京铜、昭通的朱提银,沿石门关下的关河千里迢迢运往北京。沿途白帆林立,樯橹浮动,号子震天,军事关隘山麓也成了货物堆积、票号往来、人头攒动的集镇埠头。银光闪闪的朱提银自古享誉海内外,《汉书·地理志》曰:“朱提,山出银”,《后汉书·郡国志》亦曰:“朱提,山出银、铜”。两汉时,滇北重镇朱提就因铜矿蕴藏丰富,为当地青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石门关在历史上是南丝之路、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必经的要隘,罕见形成了“五道并行”的景象。如今,站在关口眺望,蓝天悠远,大地苍茫,新时代的“五道并行”令人震撼——秦五尺道、渝昆高速、247国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五道并行,蔚为壮观。

时空跨越千载,积聚成一线,五条交通大动脉高低错落、并行不悖,承载着各自的使命,成就“一目三千年、五路过雄关”的奇观,被誉为交通变迁的活化石。五道并行不仅见证了交通历史演变发展进程,也见证了昭通三千年历史中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祖国疆域的奋斗征程,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致富路、幸福路的延伸,生动地诠释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观音阁与僰人悬棺

珍贵的中华文化符号

以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就是豆沙观音阁。据正史记载,豆沙关观音阁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是四川省庆符县静修和尚募修建造,至今已历二百五十余年。

站在石门关,隔着关河水,对岸便是僰人悬棺的遗迹。

这个“僰”字,传说仓颉造字时,将僰字造为:荆棘的棘在上,人在下,意思是栖身于荆棘丛林,虎豹出没之地,披荆斩棘之人叫僰人。僰人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骁勇善战,他们的先祖在协助周武王伐纣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首领被封为僰侯,在现在四川宜宾建立僰侯国。最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了一具具悬棺,留给我们后人无限的遐想。通过石门关口的瞭望镜去观看对岸的悬棺,目前仅存悬棺清晰可见。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但至今依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解释,“千古之谜”令人费解。

悬棺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淘洗,仍然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种种精深玄奥。这些古迹遗迹,也是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各民族共创共享的生动体现。

豆沙镇

和美画卷展新颜

这里,一座座古建筑映入眼帘;这里,处处呈现出美美与共的动人景象;这里,就是豆沙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美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今年“五一”期间,由盐津县主办的第二届“盐津大厨”烹饪技能大赛在豆沙古镇广场举行。品文化、观美景、吃美食,千年古镇游人如织,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美景、特色美食、弘扬地方人文风情“3+N”产业链,不但保留和传承着豆沙镇历史文脉,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豆沙镇创新思路,采取政府搭台、传媒唱戏、社会参与、打造品牌等方式,聘请专家学者搞策划,借助名人、名台、旅行社和举办活动宣传造势,加快融入川滇精品旅游线的步伐,举办了“盐津大厨”烹饪技能大赛、“情暖乌蒙”“相约豆沙”“阿迪力走钢丝”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豆沙古镇的名气和影响力。同时,邀请省、市级专家学者为古镇群众传授旅游知识,举办电工、焊工、厨师、收银员、服务员等技能培训班。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在豆沙镇处处彰显,各族群众齐心协力保护历史遗迹,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的豆沙镇上,宾馆、客栈、餐馆、茶馆等鳞次栉比,美景、美食、手工艺品等让人流连忘返,诗社、诗刊、僰乡艺术团让千年古镇的文化之魂发出了新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豆沙古镇,古色古香,秦风汉韵,古道悠悠,这幅和美画卷,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晶,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见证着团结的力量,见证着奋斗的历程,也见证着繁荣的时代。

依托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重点建设小集镇等品牌,豆沙镇已经成为集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户外探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如今,它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展示着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本版图片由昭通市民族宗教局提供

  责任编辑:程美柳、肖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