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财经 纪检人事 投资发展 全区 科教 文旅 文艺 社会法治 乡村振兴 更多

乡音不改更动人 ——记为乡土立传的通海农民作家杨应昌

玉溪网 2024-08-15 09:23:20

杨应昌,1946年生,通海县河西镇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因为痴迷于戏曲,他年轻时就开始创作一些乡土小戏给乡里的文艺队排演。地方戏剧长于表现百姓生活、家长里短,他在摸索中写下《白酒和鸭蛋》《补照结婚照》等一出出家乡人爱看的戏剧。1988年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年。他创作剧本《豆腐西施》,后与他人合作改编为玉溪花灯剧《情与爱》,上演后荣获1993年“第三届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同名电视剧获“第十三届中国电视飞天奖”。迄今为止,他创作了大型戏曲《龙山恋》《野姑娘》等10余部,《编外土地官》《票子和扇子》等小戏、小品数十部,多次获省、市、县戏剧创作奖。除了戏剧之外,40多年来,他对通海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挖掘,注重特色,去芜存精,从而写出了集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曲陀关》《甸心行政村志》等著作,为通海、玉溪收集保留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

平日里,杨应昌喜欢一边朗诵自己的戏剧作品,一边推敲,反复修改。


一生难忘《情与爱》

杨应昌的家乡是传统花灯的“戏窝子”,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唱出了一首首农村赞歌。1988年,他利用自己20多年做豆腐的生活积累,写出了花灯剧《豆腐西施》,塑造了一个亲切感人的农村新青年形象,主人公有文化、有理想,追求事业和爱情,但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饱受命运的折磨。该剧经通海县滇剧团改编为《情与爱》排演后,引起省内戏剧界关注。在省、市多名剧作家的帮助下,花灯剧《情与爱》由玉溪花灯团真情演绎,最终扬名全国,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

1998年,杨应昌创作的剧本《离任村官》塑造了一个女性村干部形象。主人公张社香担任村干部10多年,离任后,反省自己在任时的所作所为,带着忏悔的心偿还良心上的“债务”,离任不离心,继续为农民做实事。《离任村官》赢得了众人的好评,被赞誉为《情与爱》的姐妹篇,国内多家专业剧团欲买下剧本版权,但倔强的杨应昌认为,好剧本要留给家乡剧团排演,所以没有卖。

看杨应昌的农村剧,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运用农民语言上,方言、歇后语信手拈来,相当娴熟,没有生活积累是做不到的。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里风光秀丽、交通便利,我热爱这片天地。我写的戏剧作品,都把村干部写成正面人物,写成农村的当家人。没有得力的村干部,农民是很吃苦的。但愿现在的村干部不要辜负老百姓的期望,听党的话,带领农民踏实向前进。”

我市著名作家杨杨与杨应昌相识多年,在与记者谈到杨应昌的戏剧创作时说:“当地方戏曲文学成为小众的文艺创作实践之后,现实主义的戏曲剧本几乎就是一种稀有的文学种类,但杨应昌依然立足于一个小村子,不断在这个领域深耕不辍,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悄悄创作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剧本,无偿提供给日益活跃的乡村舞台。几十年来,他的一系列戏曲作品,塑造了新时代一群可爱可亲可敬的农民形象,特别是村干部的形象,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真实感人,充满着现实生活中我们最需要的精神能量。我们从中听到了动人的乡音民曲,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乡村巨变,感受到了人间冷暖。这样的乡土艺术世界,正是地方戏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杨应昌的部分新作手稿。


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曲陀关》

11万余字的《曲陀关》是杨应昌和余庆高创作的长篇历史散文。

曲陀关是元代威震滇南的都元帅府所在地,通海的蒙古族后裔以此为荣;曲陀关是明代军队落籍滇南的中转站,邻近诸县的名门望族常来寻根问祖;曲陀关是汉儒文化在滇南的传播地,多民族杂居相融形成的地方文化独具特色;曲陀关曾经是甜白酒、豆末糖的发祥地,皮革、刀具、驮运骡马的集散地,颇具民族特色的小商品从这里运往城乡各地……曲陀关像云岭高原上的寒暑表,一次次荣辱兴衰紧扣着历史脉搏。曲陀关是滇南的一块福地,是通海一张可以向外推荐的文化旅游名片。

2007年,当村民听说农民作家杨应昌要来采访曲陀关的历史故事时,感到十分高兴,给了他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大家都怀有共同的心愿:挖掘整理曲陀关的历史文化,打造通海的文化旅游名片。

曲陀关的夏汝兴、杨正昌2名村干部不顾年高体弱,带领杨应昌进村采访,搜集口述资料,上山查看石刻碑记。各村请来的老年人,畅所欲言和他座谈,被重点采访的对象,敞开心扉,讲经历,讲艰辛,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盼。他采访26天,写下了20多万字的笔记。又花了半年时间写完全书,仍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尽管所采访的人事有些遥远模糊,所撰写的史实显得零散琐碎,但他在书里把曲陀关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曲陀关人民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及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都展示了出来。

回顾这段经历时,杨应昌说:“特别感谢热情好客的曲陀关村民,一听说我们要写曲陀关,十分高兴,十分欢迎。他们不辞辛苦,不分早晚,接送我去采访,古道热肠,令人难忘。”


主编《甸心行政村志》

在通海县西北的玉通公路旁,有一颗绿宝石,熠熠生辉,耀人眼目,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甸心村。这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乡土文化代有传人。最早居住在这一带的是彝族,元、明、清三代相继由外省迁入汉族、回族。各族人民历经数十代,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开垦出良田千亩,营建起村庄9座。在甸心村,民族团结蔚然成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彝族、回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

为使甸心村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的生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甸心、认识甸心,为甸心经济振兴提供借鉴,甸心村组织力量编写《甸心行政村志》,杨应昌成了主编。编写《甸心行政村志》是一项较大的综合工程,从1997年开始,历时5年,他与其他编撰人员历经艰辛,共同努力,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甸心行政村志》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史志专家认为,此书结构合理,史实有据,有时代风貌,有地方特色。

今年,杨应昌已经78岁,平日里,他喜欢一边朗诵自己的戏剧作品,一边推敲,反复修改,每年都有新作推出,笔耕不辍。   

杨应昌说,真正的文化是一种可以进入历史的文化,而不是浮光掠影的快餐文化。随着大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文化深层需求的不断增长,以解读地方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掘形式一定会蓬勃发展,立足于乡土生活的现实主义的戏曲剧本一定会继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

 

  责任编辑:李佳欣、肖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