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财经 纪检人事 投资发展 全区 科教 文旅 文艺 社会法治 乡村振兴 更多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2024-08-16 09:36:08 作者:陈允琪

“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当今,人们也许只知昭通曾以朱提银著称于世,却不知朱提银具体产于何处。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岁月长河,悠悠流逝。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乐马厂朱提银开采的鼎盛时期,十万商贾云集乐马厂,会馆众多、楼阁林立、石阶蜿蜒、钟鼓四起,乐马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地镶嵌在滇东北气势磅礴的大山之中。鼎盛时期的乐马厂已随岁月的长河飘然离去,然而,历史不会因为岁月的淘洗而无迹可寻。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为了寻找乐马厂银矿遗址,记者来到银矿遗址——龙头山镇八宝村。

朱提银的生产自西汉末年到清朝光绪年间,持续了1000多年的时间。乐马厂银矿大旺时期,年产银150万两至200万两,在当时的云南省八大银矿中,名列第二。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如今,八宝村村民居住在乐马厂银矿遗址四周,他们多数是当年来此办矿商贾的后裔。

八宝村村民小组所在地,有乐马厂西岳宫遗址。历经百年沧桑,矿区内石阶两边有布满斑驳青苔的石狮、石狗、石猴、石鼓以及古桂花树等,这些都是乐马厂大旺的佐证。

“千年银都”的马蹄声渐渐远去,存世的朱提银已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朱提银冶炼锻制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近年来,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切实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定点帮扶单位保利集团捐赠资金350万元用于朱提银的产业发展。龙头山镇八宝村、骡马口社区、沙坝村联合成立集体经济公司,依托龙头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一个以销售朱提银工艺品为主的综合性旅游景点,成功孵化了朱提银文化产业。

26岁的李有学是土生土长的八宝村人,他的先祖从江西千里迢迢地来到乐马厂开采银矿,一辈又一辈的李姓子孙因朱提银而在昭通繁衍生息。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在推动家乡发展的道路上,李有学寻找每一个适合家乡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为家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活力。

李有学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他对朱提银的历史可以做到如书本般的表述,这和他对朱提银的热爱、对祖辈事业的传承以及发展家乡的执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希望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爱上家乡,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成了他前行的动力。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走进龙头山镇朱提银展馆,成色佳、品质优的器皿、饰品、银版画等170款银器成品,让人感受到朱提银千年前的风采。

朱提银文创产品款式新颖,类目众多,不仅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还具有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是龙头山镇打造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李有学拿起一件制作精巧的吊坠,用手抚摸着银饰品上的纹理,眼神里充满欣赏。他介绍说,2024年,鲁甸县银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确定将“龙头”和“龙尾”包裹着的朱提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云板,作为朱提银Logo并成功注册,这标志着朱提银文化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遇见非遗 | 昭通朱提银:穿越历史印记 再现银光熠熠

2023年12月,李有学、龙头山镇挂职副书记马晓红带着朱提银饰品做客央视《新国货榜样》栏目。他们以“质量标准”为前提、“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向国人展示了朱提银文化品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穿越历史印记,再现银光熠熠。龙头山镇借助朱提银文化品牌,把发展产业、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结合起来,扎实讲好鲁甸故事,擦亮鲁甸“千年银都”名片。

  责任编辑:李佳欣、肖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