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财经 纪检人事 投资发展 全区 科教 文旅 文艺 社会法治 乡村振兴 更多

玉溪:以高质量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云南网 2024-10-21 16:26:59

玉溪:以高质量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全域保护拆迁安置小区(无人机照片)。记者 朱峥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抓紧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以高质量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近年来,玉溪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上先行示范,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通城乡资源要素流通通道,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美丽县城,培育一批人口超2万人的小城镇,建设一批人口超3000人的新型社区(中心村),下活城乡融合发展“整盘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我们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建立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玉溪是全省唯一没有脱贫县的州(市),目前,全市还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7940户98060人,其中监测对象3421户11050人,通过帮扶,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2533户8307人,未消除风险的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这些人群大多分布在几个山区县,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解决好坝区县和山区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当前,我们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农惠农富农,尽快建立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制定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县(市、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本地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注重乡村产业帮扶,对全市9个脱贫乡镇、198个脱贫村、9.27万脱贫人口,做到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带动全覆盖。要注重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壮大是共富的关键,充分利用当前乡镇抓经济考核机制,用好用活村民合作社和村办公司,实施一批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村示范点。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最核心的产业是农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突出的问题是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偏低。我们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以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小切口”,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护链,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业上、企业落在基地上、基地落在绿色上、绿色落在一流上”,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动玉溪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要健全完善烤烟、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畜禽6大重点产业和粮食、油料、甘蔗、茶叶、林业、食用菌、水产等协同发展的“6+N”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山地林农生态经济带、烟畜果生态循环产业带、河谷特色优质经果产业带、环湖绿色高效休闲观光产业带“四带”建设。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推动规划建设区域性蔬菜、水果、花卉交易中心。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发展农社、农超、农企对接和产地直供销售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一批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玉溪开放农业水平,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举措

我们要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要求和部署,以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权益融合,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将户籍管理政策和社会福利同等化、等值化。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具体办法,加快农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要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探索完善农民对农村集体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宅基地审批和监管制度,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要以规划促进城乡布局融合,明确县(市、区)政府统筹城乡规划编制的责任,建立城乡规划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城乡“定位不同、功能互补、有机融合、同样和美”的理念,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实行多规合一,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和管理政策,解决规划城乡脱节和制度的区域分割,以规划融合促进发展融合。要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促进融合,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业态涌现、农村改革深化、推进乡村治理以及城乡资源要素加快流动的现实需要,针对制约发展的瓶颈约束,修订完善农村用地用水用电、人才选用、利益共享等制度。打通政策通道促进资金融合,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基金,设置和扩大绿色农业、质量农业、休闲农业、三产融合等财政专项;创新投资建设、利益分配等模式,实施税收、服务等优惠和便利,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

  责任编辑:程美柳、肖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