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云纺城市书房,还有很多市民在此学习。
近年来,24小时便利店、药店、城市书房、健身房层出不穷,这些不打烊的业态,伴随城市的发展持续升温。在昆明,也有城市书房一脚踏入“不眠时刻”。真的有人深夜在城市书房里读书吗?读的是什么书?全天不打烊的城市书房可持续、可复制吗?近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探访了昆明的24小时城市书房。
24小时城市书房受欢迎
作为云南省第一家24小时城市书房,云纺城市书房采用全天不间断运营模式,满足市民不同时间段的阅读需求。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市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的阅读天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市民崔婕每天都骑车20分钟来云纺城市书房学习,相比传统图书馆的时间限制,“24小时开放”成为吸引她的首要因素。“我正准备考研,这里学习氛围很好,大家比较安静,而且这里的书籍也方便借阅。”崔婕说,她每天8时就会到这里,一直学习到晚上才回家。白天来城市书房学习的多为学生,晚上来的则是上班族或想考研、考编的人。
云纺城市书房占地300平方米、50个座席,目前已有5000册图书,整体设计现代而温馨,采用人性化的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
“书房每天都座无虚席,来这学习看书的年轻人非常多,哪怕到了夜晚、凌晨,也基本都是满员。”据云纺城市书房负责人李掌禄介绍,自2022年4月23日开放以来,云纺城市书房已接待读者超过20万人次,成为市民休闲阅读的好去处。
位于昆明市东寺街114号五华区图书馆一楼临街的五华区城市书房,同样全天免费向读者开放,读者可刷有效二代身份证或人脸识别进入书房。2023年4月23日正式投用至今,书房共接待读者95379人次。
而在西山区盛高大城的24小时社区自助书房里,前来进行阅读充电、分享交流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
点亮城市夜读之灯
7月30日,记者来到五华区城市书房,此时已接近0时,依然有20多人在书房内。有的人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时不时敲打着键盘;有的人俯身做题;也有人戴着耳机认真地看书,觉得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大家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交流,也没有打扰。
五华区图书馆馆长丁明勇介绍,五华区城市书房有80个座席,相关数据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0时至8时时段,书房共接待读者12377人次;7月以来,共接待读者904人次,平均每晚有30人次进馆。“我基本每晚都来这里看书、听歌,真的非常惬意,感觉工作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在附近上班的白领孙林说。
建设城市书房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到了晚间,会有一些没有明确阅读目的,偶尔走进城市书房的市民,他们可能只是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晚上进来,但只要有充足的空间供给,自然会催生出更多的需求,我们不会因为有这点担心就止步不前。”云纺文创园新媒体运营中心负责人赵若希介绍,云纺城市书房位于夜经济比较繁华的开放式街区,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他们专门安排安保人员定时进行巡防,保证书房秩序。
赵若希表示,未来,云纺城市书房将继续秉承推广全民阅读、共筑书香昆明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不断加强与文化机构、学校等合作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探索“书房+”发展模式
采访中有市民认为,城市书房的“潮汐现象”显而易见,无论建在哪,城市书房夜间的人气与白天的盛况不可比拟,全天不打烊可不可持续?是不是属于公共资源浪费?
“之前我们在书房设立了咖啡吧、茶吧、社交场所等功能区,但实践下来发现,很多读者会自己带饮品进来,而且书房位于商圈,什么小吃美食都有,所以我们就把咖啡吧、茶吧改成阅读区了。”赵若希表示,在云纺城市书房建成之前,他们去了深圳、成都、上海等城市调研,学习成功经验,但很多模式都不可直接复制,书房运营需结合选址、设计等具体情况来看,比如像云纺这个区域,人比较多,书房24小时开放并不会浪费公共资源。
丁明勇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繁忙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加渴望一个可以静心享受轻松、自由、有温度、有情怀、便捷的公共阅读空间。而24小时城市书房无疑很好地契合了市民不同时段的阅读需求,引领了市民文化消费的新时尚。面对市民的延时阅读需求,想要可持续发展,或许不仅仅是把服务时间延长,还要探索与市场相结合,例如在运营上,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将图书馆的资源与设置点的休闲、餐饮等服务相结合,并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形成“书房+”的多样化服务模式,才是24小时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昆明日报记者陈思伊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