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云南籍作家张曼菱携西南联大研究新作《聆听》与《回望》亮相昆明新华书店

云南籍作家张曼菱携西南联大研究新作《聆听》与《回望》亮相昆明新华书店
2024-09-24 09:09:00 来源:云南网  

现场,张曼菱围绕“历史的邂逅——西南联大与云南”,回忆了自己在昆明的成长经历、在北大的求学时光。谈及西南联大与云南的关系时,张曼菱说,西南联大不是一个战火中的临时产物。

“西南联大带给云南很大的影响,包括我的父母也是在那个时期度过了自己的黄金青春。而我访问的很多西南联大老校友,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云南人。杨振宁也曾经说,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张曼菱认为,西南联大与云南虽因战争邂逅,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却在时间洪流中彼此拥抱,并互相给对方打上了血脉一般的烙印。“中华民族追寻现代化的这条道路,或许在这种关系中也得以体现。”

在1999年至2009年这10年间,张曼菱采访的联大人物共计200多位,其中110多位是“一对一”单独采访。“这些珍贵的倾诉,是难以取代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库”。

2003年4月,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并于当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专著《西南联大行思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启示录》又相继出版发行。2024年8月,《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与《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认为,当大家谈论西南联大时,其实谈的是“三个西南联大”。一个是历史中的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一个是在文字中、影像中,通过多种话语形态所建构起的西南联大形象、一代知识分子的群像;还有一个则是属于未来的西南联大,即永存的西南联大精神。郑勇表示,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西南联大“世称办学奇迹,这奇迹无非是‘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继续。这种精神是永远前进的方向”。


新书简介

《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

以西南联大这所战时大学诞生和坚守的历史路径为叙述中心,精选对联大师生及相关人物的独家访谈,如中国社会学学科奠基人费孝通,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两弹一星”功臣朱光亚、王希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著名哲学史家任继愈等,描绘了西南联大学人南渡、驻湘、来昆、教学与生活、学潮与从军到西南联大宣告结束的情状与历程,再现了战时大学波澜壮阔的历史与弦歌不辍的精神。

《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

从人物、话题、纪念、一所战时大学的“形”与“神”四个专题入手,对西南联大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梅贻琦、闻一多、刘文典、邓稼先等进行全方位解读,对一些至今争讼纷纭的话题进行多角度阐述,并努力还原战时大学的历史现场和精神实质,对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联大师生的弦歌不辍和刚毅坚卓展开了细致挖掘和深远思考。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李佳欣、肖文)
关键词:作家张曼菱,西南联大新作,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