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选种车间,全自动选种机器精准地把种子里的杂质及劣质种子筛除,留下饱满、优质的种子进行包装。与十多年前的人工选种相比,现在元谋育繁种行业已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选种,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种子精选成本大大降低。据元谋县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元谋县共有25家制繁种企业,建有种子生产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种子检疫检验设备35台套,种子分选加工设备102套,有力保障了种子检验检测。
通过引“外力”、生“内力”、聚“合力”,元谋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元谋县累计获得制繁种专利32项,制定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云南省地方标准12项,自主研发的86个农作物品种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登记;累计培育冬繁制种企业、合作社25家,全县制繁种面积达3.1万亩,种子产量突破300万公斤,种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在元谋加代扩繁的114万公斤麦类种子,通过扩繁后保障了青藏高原地区700多万亩的青稞、小麦大田种植,加代扩繁148万公斤蔬菜种子保障了全国3000万亩蔬菜种植,“元谋种子”外销国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元谋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种业高精尖人才落户元谋;紧盯国内种业大省和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实施种业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种业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研发创制农作物新品种,申报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培育高层次会展经济,搭建种业交流和交易平台,充分挖掘元谋种业品牌价值。
“到2025年,我们力争建成冬繁制种基地5万亩,年产种子500万公斤,年供苗能力15亿株以上,种业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以上;新增农作物新品种登记120个以上、种业专利达到40个以上,新增2个以上联合育种组织、3个以上专家工作站和1个以上科研中心。”元谋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来提升元谋种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聚力打造“南繁育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