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大理独具特色的凤羽白族服饰

大理独具特色的凤羽白族服饰
2024-10-10 14:32:55 来源:云南网   作者:赵春燕 赵会明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位于洱海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面,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之传说而得名。凤羽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凤羽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当中,白族妇女的服饰极具特色。对于传统白族妇女来说,她们一生的服饰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各显千秋。

在大理白族地区,仅帽饰一项,以动物作为模拟对象的帽子就有“鱼尾帽”“虎头帽”“鸡冠帽”“白兔帽”等数十种,形象各异、姿态万千,代表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对于凤羽镇凤翔村的白族女子来说,出生之前外婆就已经为他们精心准备了一顶白兔帽,因为白兔寓意活泼可爱、吉祥美好,家人也希望即将出生的宝宝像兔子一样美丽善良,一生顺遂平安。

凤羽镇凤翔村居民李琴说:“我们这里女子出嫁怀孕后,娘家妈妈早早地就会给小孩子准备衣服、鞋子、帽子。我们这里流行的就是白兔帽,小孩出生100天就戴上白兔帽拍照留念,还可以再缝上小老虎、小荷包等图案,用来避邪。”

从母亲李银吉的手里,李琴学会了不少织绣的本领,加上聪明伶俐善于创新,现在她的手艺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

“小时候一直在妈妈旁边,受妈妈影响,我也喜欢织毛衣、钩鞋子,从17岁到现在织了二十几年了,妈妈教一点,上网学一些,已经会织很多款式了,妈妈说我现在织得比她还要好。”李琴说道。

47岁的李琴早已过了戴白兔帽的年龄,她头上美美的头饰是凤羽当地的“凤凰帽”。“凤凰帽”起初是未婚姑娘的特定头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顶帽子不再拘泥于年龄的限制。

凤羽白族文化爱好者施文清介绍,“凤羽的‘凤凰帽’,传统上最早是给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戴的,我们崇拜凤凰,所以也叫它‘凤冠’,白族话叫‘鼎吉顶’。‘鼎’就是鸟,‘吉’就是金光闪闪,因为古代在这个帽子上,会镶嵌很多珠宝、银器,所以金光闪闪,‘顶’是量词,是一顶帽子的意思。”

“凤凰帽”由两片鱼尾形的帽帮缝合成凤头形状,帽子后沿翘起形似鸟尾,造型如凤凰,有的帽身缀满银饰玉珠,有的则绣上美丽的花朵。“凤凰帽”原名“鱼尾帽”,也叫“凤冠帽”“姑姑帽”“底弟帽”“鼓钉帽”,曾经流行于大理洱海周边的邓川、右所、上关、江尾和双廊一带,在当地白族人心中是吉祥、幸福、富贵的象征。因为凤羽有“凤凰在此羽化”的传说,所以凤羽白族特意称其为“凤凰帽”。

施文清介绍,传统的“凤凰帽”镶嵌有绿松石、琥珀、珐琅彩、银器、翡翠等很多珠宝,非常漂亮和精湛。帽子也体现了父母对小女孩的疼爱,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镶嵌的装饰就多一点、贵重一点,条件一般的家庭,镶嵌的东西就普通一些。

关于“凤凰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洱源一带有一对孪生姐妹,她们聪明美丽而且勤劳勇敢。秋收季节,由于她们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五谷丰收,各种各样美丽的鸟儿在凤凰的带领下前来表示祝贺,凤凰还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这对姐妹。然而,美丽的姐妹不幸成为残暴国王眼中的猎物,这位国王平时鱼肉百姓、祸害乡里,百姓早就怨声载道。国王把姐妹俩抓进宫中,姐妹俩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地杀死了这个暴君。为了缅怀这对勇敢的孪生姐妹,当地白族姑娘都戴起了“凤凰帽”并且世代相传。“凤凰帽”也成了白族姑娘纯洁美丽、机智勇敢的象征。

关键词:大理,凤羽白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