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力推动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2新春伊始,昆明以发展“三问”,吹响“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奋进号角,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昆明工业用两年时间实现三个“十年突破”,即全市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4%,为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工业投资占比从2021年的11.4%提高到21.6%,十年来首次超过20%;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户,为十年来最多的一年。昆明全面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
产业汇聚 打造新引擎
“我们是一家创新性生物医药头部企业,主要从事创新预防和治疗疫苗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现已搭建5个核心技术平台,拥有3个表达体系和多个创新型疫苗产品管线。”康乐卫士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康乐卫士产业化基地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3000万剂重组九价HPV疫苗、2000万剂重组九价HPV蛋白原液(出口)、1000万剂重组三价HPV疫苗。
昆明康乐卫士产业化基地落地建设,是昆明坚定落实“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生动写照。
康乐卫士。记者杨艳辉 摄
近年来,昆明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由市“四班子”领导担任“链长”,从市级部门、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产业链办,重点培育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花卉、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8+N”产业链。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地,优先保障产业链项目用地、用能、用工、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
当前,昆明围绕做深做精新材料产业、做大做特生物医药产业、做实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做长做优现代化工产业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聚力构建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云南裕能、天安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裕能二期项目顺利开工,建成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两年新增产值接近200亿元。贝泰妮中央工厂成功投产,康乐卫士重组疫苗产业化基地试生产,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成功下线,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电子信息制造“端”“屏”两大特色产业集群从0到1,实现5G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昆明造”;年产值规模突破500亿元,较2020年实现“翻两番”,年均增加值增速超30%。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兴产业增长28.7%,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07.6%,占工业比重从2021年的18.6%提升至24.5%,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引擎和动力源。
精准招商 新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6月,东鹏饮料昆明生产基地项目、龙马控股集团南方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两个重点产业转移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昆明,昆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昆明靶向锚定招商目标,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建立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库和目标企业库,实施招商引资全链条考核。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1号招商员”,率队“走出去”推介昆明,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谋求合作,以招商引资为引擎,“招”来澎湃动能,“引”出源头活水。
昆明—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记者李海曦 摄
2022年以来,昆明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展开探索,制定出台项目跨区域流转“1+2”政策和《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推动项目在磨憨—磨丁合作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优先落地、高效聚集,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2022年至今,累计934个工业项目在昆明落地,完成投资超1100亿元,年均投资较2021年提高39.6%;先后签下多个千亿大单,协议金额超万亿元,合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200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从2021年的7.2%提升至2023年的45.1%,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超过“十三五”期间总和;在全省实际引资总量、新签约大项目、新落地大项目三大指标排名均为第一,获评“2023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昆明创新推出“3个1%”、驻企“5D店小二”等工作法,并在全市推广应用,主动上门帮助企业推进项目建设、解决问题;探索和推行工业用地“格式化”组价、“标准地”出让,推动工业项目签约即审批(容缺审批)、履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助力项目建设“跑起来”。同时,进一步优化电力保障,有效确保裕能、杉杉、云聚能等重大项目送电投运。通过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打通项目落地建设“最后一公里”。
“数智”赋能 新型工业化加速布局
7月10日,昆明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这是继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根域名镜像服务器、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之后,又一个落地昆明的国家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的关键,也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
近年来,昆明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出台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挂牌成立昆明首个人工智算中心,建成算力中心18个,算力总量达150P;累计建设5G基站约4.13万个,城市10G-PON端口数约17.7万个。同时,加快数字园区认定,引导数字产品制造、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获得省级认定数字经济园区3个、智慧园区1个、大数据聚集区3个。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呈贡发布
今年,昆明市全面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4个批次、229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依托试点,全市获评省级“小灯塔”企业16家、“链式”转型案例4个、智能工厂1家,成功培育市级“小灯塔”企业19家、“链式”案例1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家。
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昆明还以“绿色”促转型,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提效行动、全面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方式,实现节能降碳,让工业发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高。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仍要继续前进。接下来,昆明将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主导,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链条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壮大资源、园区、口岸“三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