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深耕力耘七十五载 云岭教育结硕果

深耕力耘七十五载 云岭教育结硕果
2024-10-29 15:02:05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云南,全省总人口中85%以上是文盲、半文盲,许多边疆民族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刻木结绳的原始社会形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全省教育事业从基础薄弱到设施完善,从师资短缺到人才济济,从普及普惠到优质均衡,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全省幼儿园从6所增加到1万多所,普通中学从134所增加到2400多所,高等学校从3所增加到92所;在园幼儿从488人增加到168万多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从8703人增加到160.21万人,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从4300多人增加到110.8万人(含中高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从1653人增加到167.03万人;教师总数从不足1.2万人增加到专任教师60.89万人,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云南部分学校引入专属阅读卡感应门、电子图书查询系统、人脸识别自助借还一体机以及智能微型图书馆等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校园书屋智能化无人管理。图为昆明市春城小学的同学们在小水滴书屋体验人脸识别自助借还一体机。云南日报社记者 杨峥 摄

昆明市春城小学的同学们在小水滴书屋体验人脸识别自助借还一体机。杨峥 摄

近年来,云南部分学校引入专属阅读卡感应门、电子图书查询系统、人脸识别自助借还一体机以及智能微型图书馆等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校园书屋智能化无人管理。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形成全省“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创新实施民办高校党建积分制管理,培育高校“一流党建”项目666个、中小学校“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工作示范学校1458所,入选教育部党建“双创”项目109个。涌现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朱有勇等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代表,培养出“英雄航天员”桂海潮、奥运冠军刘浩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显著

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等活动,培育2个国家级、19个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创新打造云南省思政教育第一金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形成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等一批扎根云岭的“大思政课”品牌。开设一批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堂和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为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中考体育美育改革和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打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网球改革试验区,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3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2个、劳动教育示范校609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304所。

教育普及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许多民族没有本民族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没有小学生。在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后,到1959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降低了37%,2010年全省实现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由点到面、普及水平不断攀升,2023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3.16%。全面实施“两免一补”等政策,实现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费教科书三项全覆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统筹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等项目,2023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43%。职业教育由弱变强,从仅有6所中等技术学校、11所中等师范学校,增加到中职学校398所、专科院校58所。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在校大学生从平均每万人中只有1个增加到现在每万人中有近319个。

关键词:教育,云南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