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是普洱通往省会、辐射全国各地的“北大门”和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连接内陆的重要节点。全县辖15个乡镇、169个村(社区)、2411个村(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7.06万人,境内共有哈尼族、彝族、回族等25个民族,哈尼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3.3%,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这座神圣的“哈尼之乡”,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描绘着“籽籽同心”的不朽长卷。
近年来,墨江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与核心保障作用,全力推动各族群众思想融通、文化融汇、组织融入、感情融洽、发展融合,创建培育4个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82个省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校),“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民族团结进步画卷正徐徐展开。
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
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为主题,引导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讲好中国故事、团结故事、身边故事,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
聚焦宣传引导唱好“主旋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今年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等班次29期,培训9700余人次。搭建“民族团结+N”多元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馆)5个,创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8个,开设“民族大团结擦亮村寨魅力的墨江乡村振兴时代叙事”等多条精品教学线路,实现宣传教育“再升温”。
聚焦扩面提质奏好“交响曲”。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推出“哈尼语+”等“双语宣讲课堂”,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点及农家庭院作为宣讲阵地,用最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引导民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纪学习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载体,以线上加大宣传、线下送教上门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学习宣传民族团结政策知识,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声”入人心。
育好乡村振兴“石榴籽”
近年来,墨江县以“党建+民族团结”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迈向乡村振兴的动力,书写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推共促的幸福答卷。
聚人才激活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坚持把农村优秀民族群众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锻造成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骨干力量,深入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工程,通过精心“引”、贴心“育”、放心“用”,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近年来回引549名在外各族优秀青年返乡投资兴业,涌现出一批批以“西红柿首富”刘飞飞、“80后”规上茶企创始人郑发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领路人”。此外,积极打造“哈尼厨艺人”“哈尼美绣娘”等劳务品牌,依托与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培育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为基层一线培养大批能力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