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云南墨江:党建引领绽放民族团结“石榴花”

云南墨江:党建引领绽放民族团结“石榴花”
2024-10-13 15:02:02 来源:云南网  

优产业增动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围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出实招,通过“组织领办”“入股分红”“村企合作”等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让全县各族同胞共享发展成果。其中,联珠镇癸能村依托沪滇东西部协作平台发展花卉种植、花卉精深加工等产业,为周边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300个以上,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集体增收、各族群众致富的“美丽经济”新路子。新抚镇新塘村依托酸木瓜支柱产业优势,采取“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各族群众种植酸木瓜2300余亩,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

系牢基层治理“同心结”

基层治理有温度,连起民族团结一条心。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一老一小”关爱等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基层治理”互融共进、花开并蒂的发展之路。

凝聚民生温度。探索推出党群同心·石榴花开“党建带群建”“社区大党委”“微心愿”等工作模式,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协调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全县各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织密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建成一批养老服务设施,深入实施“携手护苗”“父母回家”“巾帼助商”行动撑起儿童健康成长保护伞,以民生温度撬动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凝聚共治合力。坚持以自治固本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墨江县龙坝镇属“黑树林地区”核心区域,近年来深入推进州际接边“门户党建”品牌创建,推行“383”维稳工作机制、基层治理矛盾纠纷排查“33工作机制”“1358”基层治理模式,同接边地区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州市三县三乡(镇)联防联控基层治理框架协议》,架起各民族群众常来常往、常联常亲、共同繁荣的“连心桥”,先后荣获“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示范乡(镇)”“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称号。

共绘文旅融合“同心圆”

墨江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始终以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景全力以赴“抓项目”“聚人气”“保落实”,孕育出了哈尼土掌房、“苦扎扎”等文化民俗,打造出了联珠镇勐簸村等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哈尼特色文化展示区的时代名片更加彰显。

以节庆搭台促交融。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团结与特色节庆活动深度融合,牢牢抓住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重要机遇,连续举办18届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大力推动“一乡一节庆”“一村一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推出《墨江赋》《童年的麻脆》等一批民族文化创作,打造八角楼民族服装展、哈尼·双胞才艺(音乐)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开发出稻田捉鱼、农耕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2024年1至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364.8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42.43亿元,奏响了“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华彩乐章。

以文旅共建促交融。坚持党建赋能,立足独特生态人文优势和优越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居、休闲农业、研学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联珠镇碧溪村曼海村民小组就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示范典型,以“三活三变”解码乡村振兴“曼海经验”。突出“墨江县非物质文化体验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的定位,充分挖掘当地非遗竹编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中,将民族文化精神培育融入乡村生活,推动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发展乡村旅游,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的“石榴花”开得愈加绚烂。

(责任编辑:程美柳、肖文)
关键词:云南墨江,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