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云端架桥 长虹飞跨——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大谷堆大桥建设纪实

云端架桥 长虹飞跨——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大谷堆大桥建设纪实
2024-10-25 14:16:39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李承韩

10月24日,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大谷堆大桥墩中转体顺利完成。

作为姚南高速公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谷堆大桥的成功转体刷新了西南地区转体桥单体墩高的纪录,成为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这也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姚南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谷堆大桥桥梁墩体转体。

万吨大桥“华丽转身”

“呜……”10月24日,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广大铁路的货车从大谷堆大桥下疾驰而过,划破了山谷的平静。

站在谷底抬头仰望全长636米的大谷堆大桥,第七孔上跨广大铁路、第八孔上跨4根油气管线、第九孔上跨龙川江,施工条件极其复杂。因跨越广大铁路,7号墩T型刚构桥需采用顺铁路悬臂挂篮法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转体施工。

24日16时56分,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大谷堆大桥转体施工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在转体操作平台上由20根钢绞线盘绕形成的牵引系统作用下,万吨级的桥梁墩体缓缓转动,带动着现浇梁以每分钟1.14°的精确速度顺时针旋转。

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现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紧盯着桥梁墩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对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确保顺利转动。

大桥桥面距离地面近20层楼高,墩中转体系统距离地面20.5米,万吨级的转体重量仅由转体系统承重,每端悬臂长达39米,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T构两端不等重而产生不平衡弯矩,因此需提前精确测定球铰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计算转体重量和千斤顶牵引力,控制T构转体的角速度,精确转体、制动和微调定位。

23日下午,云南交投集团南姚项目公司进行了试转体作业,提前分析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转体。“转体之前,T型刚构混凝土强度达到95%后,要先进行转体部分梁体的纵横向预应力、桥面防撞墙、防抛网等前置工作的施工。”转体前夕,现场施工班组长杨安龙带着工人开始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将桥面以及球铰周围的杂物清除干净,确保转体时没有坠落物、轻飘物等有可能对铁路造成影响的杂物,达到转体操作要求。

“大桥主墩紧邻铁路,梁体边缘距铁路防护栅栏最小平面仅2.5米,安全风险较高,对施工工艺和现场组织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墩中转体系统装置安装在距离地面20.5米的高度,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姚南高速公路与铁路交叉工程项目经理部总工刘士丁介绍,大谷堆大桥因施工场地受限且墩身结构复杂,选用了技术难度大、对施工安全性和精准度要求高的墩中转体施工方法。为确保墩中转体精准对接,项目部提前数月精心策划,组建科研小组,反复论证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应急预案,多次模拟演练,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控‌;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对每个参数进行反复测算,保证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确保转体过程万无一失。

万吨的“巨无霸”转体,对转体构件安装精度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转体过程中的转面平稳度、接触面光滑度,工作人员在转体前实时进行了无数次测量,才将转体构件安装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

关键词:高速公路,中转体桥,大谷堆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