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首页 时政 财经 文旅 社会 法治 科教 纪检 人事 党建 统战 投资 发展 乡村振兴 文艺 体育 卫健 观点 理论 交通 通讯 更多
七彩云南 :

《农民日报》聚焦云南孟连牛油果:从“洋水果”到“土特产”

《农民日报》聚焦云南孟连牛油果:从“洋水果”到“土特产”
2024-10-17 15:31:37 来源:云南网  

8月中旬,电商老板梁文涛(右)在孟连县娜允镇查看牛油果长势。

孟连县通往普洱市公路旁的中国牛油果集配中心。

孟连县娜允镇南雅村牛油果种植示范基地的展示牌。

国产牛油果一个重要卖点就是“新鲜”,从采摘到上架的整个过程不超过5天。相比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国家的进口牛油果,动辄30天的船期,这意味着消费者无需等待漫长的海运和分销过程。

有一种水果,成熟后青绿色果实可以半年时间挂在枝头,不再长个头“只长肉”,不会变黄也不会脱落。

有一种水果,不酸不甜也不苦不涩,带有一股油脂清香或淡淡奶香,位列“超级健康食物榜”。

有一种水果,国人消费了几十年,一直依赖进口货源,直到近年才真正品尝到“国产”的滋味。

这个水果叫牛油果,别称油梨、酪梨、鳄梨,它集粮油、果蔬特性于一身,号称“森林奶油”,原产于南美、非洲等地。这一跨洋而来的果实,如今在云南边陲孟连县扎根繁衍,注册上“中国户口”。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国产牛油果将迎来种植高峰期。国产牛油果后续故事如何演绎,它的根能否扎牢?“国牛”产业的成熟需要多长时间?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边地绿宝石”再添新绿

雨季即将过去。初秋时节,电商老板梁文涛从上海飞往云南西双版纳,像往年一样租了辆轿车,驱车二百多公里,抵达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进入孟连县境,公路蜿蜒曲折、深陷浓荫浓绿之中。公路两旁种满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农作物;山上乔木灌木天然混搭,绿色妆容有些凌乱、缺乏层次;不像是北方的山地,各种植物、植被,按不同的品种色彩一层层铺开。

孟连县,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地的绿宝石,雨量充沛,四季葱茏,境内分布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支流,孕育出一片绿色经济的理想之域。傣历616年(公元1254年),傣族王子罕罢法因族群内乱,率众从今德宏州瑞丽南迁,到达孟连坝子伐木开田、建立村寨。孟连的傣语寓意“寻找到的好地方”。

梁文涛说,牛油果也算“找到了好地方”,这里与西半球“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米却肯州乌拉帮市,同处北纬22度。记者坐在他车辆的副驾上,忽而雨水敲打车窗,忽而又是艳阳高照。当下的天气,就是这个脾性。

30岁的梁文涛是安徽阜阳人,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销售孟连牛油果,已是第七个年头。拼多多农产品零佣金、技术服务费可退权益、较低的流量成本,以及种种政策红利,使得像他这样的商家,经营店铺的整体成本更低,也意味着试错成本更低,促使平台逐渐成为新品种探索市场化的“试验田”。

眼看着孟连牛油果产业迅猛扩张,梁文涛的生意也随之递增。销售上规模后,他的大半心思都在种植基地,种植户的欢喜连着他的希冀。每年的收获季,他要在孟连驻扎小半年时间。

梁文涛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甚至了解公路两旁的每一块土地,“这大片地去年种的是甘蔗,今年改种花生了,你看,花生地从山地漫到半山腰,就像是绿色大地毯。”“这一片牛油果,应该栽上两年了吧,看株型管理不差。”

截至目前,孟连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去年挂果面积2万多亩、产量上万吨、产值6亿元。牛油果产业已覆盖全县1.1万户、3.5万人,超过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孟连已成为“中国牛油果之乡”,鲜果产量占国产牛油果的80%以上,成功替代了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云南孟连,牛油果,土特产